马来西亚中国高校对比
一个国家的未来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建设国家高等教育的首要阵地当然就是大学。
在高考结束之际,如果您没能顺利考入国内自己心仪的高校,不要灰心,您可以把眼光看向海外离中国不远的马来西亚,在这个人文与历史底蕴兼备的国家,也有许多世界上有名的好大学。
中国和马来西亚都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全球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这两个亚洲国家的大学正展现在世界舞台上的卓越表现。QS排名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像国内许多著名的“211”、“985”院校一样,一所拥有优质QS排名的海外高校不仅能为您提供优质的教育,也为您进入高级学术殿堂和未来就业做出贡献。
小编在2024年QS排名公布后第一时间做了整理,将直接对比马来西亚的名校与中国在这个排名上的高校,更加清晰地展示了马来西亚作为留学目的地的优势:
QS世界排名前200
马来西亚 | 中国 |
马来亚大学(UM) 65名 | 复旦大学 50名 上海交通大学 51名 |
理科大学(USM) 137名 博特拉大学(UPM) 158名 国立大学(UKM) 159 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37名 南京大学 141名 |
理工大学(UTM) 188名 | 武汉大学 194名 同济大学 216名 |
QS世界排名前201~550
马来西亚 | 中国 |
泰莱大学(Taylor’s) 284名 思特雅大学(UCSI) 300名 | 华中科技大学 275名 西安交通大学 291名 |
国油科技大学(UTP) 307名 | 北京理工大学 340名 |
北方大学(UUM) 538名 | 上海大学 514名 中国农业大学 534名 |
QS世界排名前551-800
马来西亚 | 中国 |
玛拉工艺大学(UITM) 555名 双威大学(Sunway) 586名 | 中国人民大学 556名 重庆大学 561名 |
管理与科学大学(MSU) 621-630名 国际伊斯兰大学(IIUM) 711-720名 | 郑州大学 621-630名 苏州大学 681-690名 |
国家能源大学(UNITEN) 761-770 彭亨大学(UMP) 781一790名 | 中国矿业大学 781-790名 |
QS世界排名前801-1000
马来西亚 | 中国 |
拉曼大学(UTAR) 801-850名 苏丹伊德里斯教育大学(UPSI) 951-1000名 | 北京工业大学 801-850名 北京邮电大学 851-900名 东华大学 901-950名 北京交通大学 901-950名 |
QS世界排名前1001-1200
马来西亚 | 中国 |
多媒体大学(MMU) 1001-1200名 玻璃市大学(UniMAP) 1001-1200名 砂拉越大学(UNIMAS) 1001-1200名 登嘉楼大学(UMT) 1001-1200名 | 北京外国语大学 1001-1200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1001-1200名 西交利物浦大学 1001-1200名 |
在最新的2024QS世界大学排名中,马来西亚大学的整体表现可圈可点。这个国家的大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和马来亚大学在新政策的变动下依旧位居亚洲前列,进一步彰显了它们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
这些大学在研究产出、教学质量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国际交流机会。与马来西亚的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在某些领域仍然有改进的空间。例如,在国际化程度和校企合作方面,马来西亚大学在QS排名中表现更为出色。这一点可以追溯到马来西亚积极鼓励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政策,以及其与世界各地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的努力。
总体而言,无论是马来西亚大学还是中国大学,它们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都显示出了强势的竞争力。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也出台了诸多鼓励学生出国留学的政策,推动不同国家大学相互学习和合作,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马来西亚大学和中国大学可以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无论是马来西亚大学还是中国大学,它们都在为培养全球化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